茅台集團參加2024中國國際名酒博覽會:分享關于中國白酒國際化的思考與實踐

    


12月19日,由中國酒業協會、四川省酒業協會主辦的2024中國國際名酒博覽會(以下簡稱“博覽會”)在四川宜賓開幕。茅台集團黨委副書記、總經理王莉出席開幕式和巡館活動,并在世界名酒發展大會上發表主旨演講,結合茅台實際,分享關于中國白酒國際化的思考與實踐。

  茅台集團老領導季克良,黨委委員、副總經理萬波、塗華彬出席活動。

圖片1.png

王莉作主旨演講

       世界名酒,和合未來。作爲本次博覽會的重頭戲,世界名酒發展大會上,各知名酒企圍繞國際化趨勢下的市場拓展戰略、名酒國際化的多重可能等内容展開了讨論。王莉以“關于中國白酒國際化的思考與實踐”爲題,作了分享交流。

  王莉表示,當今經濟全球化趨勢日益加深,國際化已成爲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戰略選擇。從國内市場看,白酒産業進入調整期,行業進入存量競争時代。中國白酒要打開新的增長“突破口”、找到新的市場“增長極”,實現可持續高質量發展,“走出去”是一條重要路徑。從發展實踐看,“走出去”可以分爲出口、出海和國際化三個階段。出口是拓寬市場範圍,讓産品走出去,是國際化的“必要前提”;出海是通過輸出品牌、文化等,讓企業走出去,是國際化的“必經過程”;國際化則是企業的視野格局、發展理念、标準規則與國際接軌、聯通,具備國際化的價值創造能力,這是“最終目标”,三者環環相扣、層層遞進,是“量變”到“質變”的過程。

  王莉表示,茅台早在1954年就将産品賣到海外,發展70年來已出口66個國家,2024年前三季度出口收入34.83億元,同比增長16.72%。盡管如此,包括茅台在内的中國白酒當前仍處于出口階段,要實現國際化的“質變”目标,在持續做好産品出口基礎上,要努力構建“六大體系”,在出海階段做好“量變”積累是當前的重中之重。

  ——系統的“表達”體系。“表達”是中國白酒國際化的基礎,也是讓國外消費者由認識到愛上中國白酒的關鍵。一是品質表達。可以從自然生态、微生态、人文生态等因素差異,構建系統性的産區表達體系,講好名優産區的特征。同時,更加注重表達中國白酒的獨特性,深度挖掘中國白酒在釀造時序、空間、工法等方面的本質邏輯和互作機理,系統性講好“時空法”協作下釀造體系的複雜性和多樣性。二是品牌表達。堅持以消費者爲中心,結合各自白酒品牌調性及客群特性,針對性合作開展品牌宣傳推廣,實現品牌表達精準觸及和深度鏈接,避免“自說自話”。三是文化表達。一方面是“走進去”。将中國白酒文化與各國特色節日文化、民俗文化、飲食文化等相結合,向各國消費者講好中國白酒故事。另一方面是“引過來”。結合中國傳統生肖、美食、漢字等文化,高質量辦好具有中國特色的文化活動,打造鮮明的國際文化IP,讓國外消費者從内容、形式上全方位感受中國白酒文化的魅力。

  ——特色的“産品”體系。産品是國際化的核心,也是中國白酒國際化的載體。一是矩陣式投放産品。選取不同規格、适當數量,且具有國際市場競争力的産品,矩陣式抱團出海,形成産品之間相互支撐、相互賦能的良好格局。二是因地制宜開發産品。根據各國消費者口味偏好、審美情趣、飲酒場景等因素,開發不同酒度、規格和包裝的産品,以滿足國際市場消費者多元化需求。

  ——多元的“渠道”體系。渠道是中國白酒國際化的橋梁,直接決定了産品的海外覆蓋面。一是本土的。可以根據不同國家營商環境和市場政策,發展當地有資源、有實力的經銷商,特别是用好各國的華人華商資源,打造本土化的渠道,快速提高産品滲透率。二是專業的。更加重視專業化的國際渠道建設,積極與成熟的酒水跨國貿易企業、各國的專業“酒商”合作,構建專業國際酒水渠道體系。三是競合的。當前,在“一帶一路”背景下,大量中資企業抱團出海。中國白酒可以利用這一契機,與廣大中資企業,特别是與其他兄弟酒企、美食特産等企業,共同抱團出海,競合發展,共享渠道資源,提高彼此在海外的曝光度。

  ——科學的“價格”體系。價格是決定中國白酒國際化程度的重要因素。一是構建科學的定價機制。充分考量各個國家酒水稅率、勞動力成本、終端維護費用等因素,對出口不同國家的産品進行差異化定價,讓各個國家消費者想購買、買得到。二是構建科學的調價機制。實時分析各個國家、地區的市場、金融、稅收等政策變化,監測産品市場供需情況,讓産品價格與宏觀政策、微觀環境保持相對平衡,符合消費者心理預期。

  ——全面的“合規”體系。合規是市場活動的基本要求,也是中國白酒國際化行穩緻遠的重要保障。一是主動“自律”。将“ESG”理念全面融入生産經營全過程,主動參與全球治理,積極承擔國際社會責任,堅持負責任營銷,倡導理性飲酒,堅持誠信經營,始終尊重消費者、經銷商、員工等各方權益,向世界傳遞中國白酒自律向善,追求“悅己·利他”的價值觀。二是恪守“他律”。對于各個國家中對于酒水的禁止性或者限制性規定,必須嚴格遵守,确保經營活動在法規允許下進行,避免産生法律風險和市場損失,維護好中國白酒合規經營的正面形象。

  ——完備的“政策”體系。各類支持政策是中國白酒國際化的内部保障。一是企業政策。各酒企應該針對自身實際,圍繞品宣、産品、渠道、人才等各方面,聚焦問題短闆,針對性制定國際化支持政策,匹配相應的“人财物”資源,全域提升國際化保障能力。二是行業政策。在行業協會的努力和帶領下,新國标17204飲料酒分類已明确用漢語拼音“Baijiu”,邁出中國白酒在國際舞台上标準化的堅實一步。期待行業協會制定更多國際化政策,搭建更多國際交流平台,進一步與部分國家協調降低酒水稅率,推動中國白酒更好香飄世界。

      王莉表示,由“量變”到“質變”推動中國白酒國際化,其内核是深入踐行“ESG”理念。茅台源于兩千年前的“濮人善釀”,從“濮”字看,“氵”是自然,代表與自然和諧共生;“亻”是社會,代表與社會價值共享;“業”是“敬業精業樂業”的工匠精神,結合現代管理理念,形成現代企業治理體系;“美”則是最終釀得的美酒,由此可見,“ESG”理念自古就根植于茅台基因。未來,茅台将持續涵養培育“與自然和諧共生、與社會價值共享、于自身治理現代”的視野格局,努力實現“更高質量、更可持續、更高效率”的價值創造,這是作爲中國白酒龍頭企業義不容辭的責任擔當,也是自身發展的題中之義。茅台也将緊跟國家戰略步伐,在行業協會帶領下,與兄弟企業共同努力,增強國際化的視野格局,主動接軌國際新理念,持續導入EFQM、卓越績效模式等國内外先進工具,做好出海“量變”積累,努力争取在2035年成爲一家擁有國際化視野格局和價值創造能力的現代化企業。茅台也樂見中國名酒都有更爲輝煌的國際化新未來。

67651de2686af.png


 開幕式當天,舉行了第二屆“中國白酒首席品酒師”頒證儀式、國家級白酒酒體設計師和國際烈酒評酒委員頒證儀式。其中,季克良、王莉、萬波、塗華彬、鍾方達、吳建霞、楊帆、雷良波入選第二屆“中國白酒首席品酒師”,葛邦貴、江君、胡昆、常寶、葉才虎入選國家級白酒酒體設計師,張小龍、江君、張蓉、湯洪豔、袁泉、吳建霞、張威、趙家傑、陸香義、劉玄、佘榮洪、王仕農、李天宇入選國際烈酒評酒委員。

圖片5.png

   開幕式結束後,王莉陪同中國酒業協會理事長宋書玉等領導嘉賓到茅台展廳巡館,詳細了解茅台展廳設計和産品展陳等情況。

圖片6.png

  茅台展廳位于冠英古街,整體采用茅台紅爲主色調,營造出莊重而熱烈的氛圍。展廳大門以優雅的拱形設計呈現,門頭上,左側雕刻着栩栩如生的飛天女神像,象征着茅台的悠久曆史與文化傳承;右側則镌刻着“順天敬人 明理厚德”的核心價值觀,彰顯企業精神。大門兩側巧妙融入了小茅形象與“MOUTAI”字樣等元素,将茅台的傳統韻味與國際化視野相結合,傳遞茅台邁向世界的堅定信念。

圖片7.png

消費者打卡茅台展廳

  步入展廳内部,茅台品牌文化、《茅台玖章》、釀造工藝以及國際化戰略等内容展示牆格外引人注目,不僅展示了茅台深厚的文化底蘊,也體現了企業的現代發展理念。展廳内,集團各子公司的産品整齊有序,吸引了衆多消費者紛紛駐足,細細品味茅台的獨特魅力,深入了解這一民族品牌的輝煌曆程與未來願景。

  茅台集團總經理助理、相關部門負責人參加活動。

編輯:楊進 何雪沙

責編:陳楊 蔡忠成 方存芳

編審:王幸韬 吳德望